楚雄州残疾人扶贫工作突出行业特点

日期:2016-03-0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白惠能点击:5541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举全省之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云发〔2015〕14号)、《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扶贫攻坚“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长效机制扎实开展“转作风走基层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的通知》(云办通〔2015〕38号)、《中共楚雄州委办公室、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脱贫攻坚文件精神,楚雄州残联党组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抓好精准扶贫工作。

  提高认识  结好对子

州残联建立健全了脱贫攻坚“挂包帮”长效机制,扎实开展“转走访”工作,确保2020年武定县狮山镇铺西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州残联干部职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州、县的决策部署上来,在党组的统一领导下,认真落实“挂包帮”,扎实开展“转走访”,按照“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职工帮户”的帮扶方式,进一步建立健全扶贫攻坚“挂包帮”长效机制,确保每一户贫困户有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根据《中共楚雄州委办公室、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扶贫攻坚“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长效机制扎实开展“转作风走基层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的通知》(楚办字〔2015〕52号)文件要求,我会挂钩帮扶村由武定县万德镇胜德村委会调整到狮山镇铺西村委会。成立了楚雄州残联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抽调2名科室负责人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按照武定县狮山镇党委政府的统筹安排,确定我会挂钩联系102户:副处以上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结对帮扶8户贫困户,副科以上结对帮扶5户贫困户,一般干部结对帮扶3户贫困户。

  深入调查  掌握实情

全体挂钩包保干部于2015年10月22日-23日对建档立卡的武定县狮山镇铺西村委会19个村民小组102贫困户、贫困人口,进行了深入调查,建档立卡工作。严格按照规模分解、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结对帮扶、制定计划、填写手册、数据录入、联网运行、数据更新等九个步骤开展工作。铺西村委会2013年申报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93户,通过实地进村入户走访,根据分年度脱贫计划,在原有建档立卡的293户中,将2014年达到脱贫标准的52户及不符合脱贫要求的43户出列。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确实贫困,需要脱贫的新增42户,列入脱贫攻坚规划,截止2015年11月底,完成了240户和19个村民小组的建档立卡工作。全体干部职工以求真务实、敢于担当的工作作风,深入挂钩帮扶村走访贫困户,做好了走访记录,掌握贫困状况,认真填写《武定县贫困户访谈问卷》,《武定县遍访贫困户回访问卷》、《武定县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结对帮扶联系卡》、《楚雄州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结对帮扶门牌卡》。按照“16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由驻村工作队牵头,相关挂包帮单位从各单位选出干部职工开展转走访工作,完成了240户863人的片访工作,要求每个帮扶责任人认真摸清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脱贫计划,按照“不脱贫不收队”的工作要求进行帮扶。通过扶贫工作队进行实地调研、进村入户走访、分析致贫原因并找准帮扶突破口,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出了铺西村委会及16个村民小组《2016—2020脱贫攻坚规划》。 按照“五个一批”要求,认真核对贫困村、特困自然村、贫困户信息,全面摸清贫困村、特困自然村、贫困户基本情况,准确掌握导致贫困的原因和实际需要,细化完善建档立卡资料和精准扶贫信息动态管理,做到“一村一册、一户一档”,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分年度脱贫计划。2015年脱贫33户、139人;2016年脱贫80户、296人;2017年脱贫127户、428人。

 依托基地,带动致富

2010年5月13日,楚雄州第一个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在禄丰县金山镇南雄岔河村小组的杨梅山养殖场挂牌成立以来,省、州财政加大对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的经费投入,2013年以来州财政每年投入40万元,2014年省财政投入32万元,今年省财政投入44万元(其中:州级8万元)。有省级1个,投入50万元;州级4个级1个,投入70万元;县市级39个,投入218.8万元;省州县共有44个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共辐射带动1500户残疾人家庭,使890户残疾人家庭脱贫致富。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加强管理,规范运作,更好地发挥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作用,2015年7月29日-30日在双柏县召开楚雄州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经验交流工作会,通过实地参观和经验交流,很受启发,为进一步抓好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建设,真正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广泛宣传  制定措施

省、州精准帮扶工作会议后,村委会立即组织召开了19个村民小组联系会议,与驻村工作队,研究成立了相关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任务到人,结合武定县“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手册”对精准扶贫进行了学习传达。同时,通过驻村干部走村串户、镇工作信息平台、党务村务公开栏等方式在群众中进行广泛宣传,在村委会辖区内醒目位置制作永久性宣传标语。加强学习力度,强化宣传力度,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农村法律法规、省州县决策部署、各级支农惠农和扶贫开发政策,积极收集各项支农惠农和扶贫开发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工作积极性,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根据走访了解情况,为贫困村、特困自然村、贫困户发展出主意、想办法,引导贫困群众转变观念,摆脱意识贫困和思路贫困,克服“等靠要”思想,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积极主动配合镇和村委会制定贫困户、自然村、村委会精准扶贫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脱贫计划,结合贫困户实际拟定脱贫发展措施,使帮扶工作有目标、有规划、有步骤、有措施。充分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各类项目落地实施,跟踪了解帮扶项目实施情况和结对帮扶对象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完善帮扶措施,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贫困群众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确保帮扶工作见实效。 

投入资金  解决困难

在“挂包帮”“转走访”期间州残联走访慰问残疾人会贫困户发放慰问金3.27万元,干部职工个人送慰问金1.172万元,安排工作经费1.5万元,配备电教器材装备3.6万元,送武定鸡苗830羽和举办了一期武定壮养殖培训班,安排资金3.5万元,安排残疾人创业经费3万元,组织村委会范围内持证残疾人,开展武定壮鸡养殖培训,计划培训83人;为了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与县残疾人联合会协调资金,从贫困残疾人中选出6户,有针对性的开展自主创业帮扶,每户帮扶资金5000元,2015年共投入资金16万多元,通过有限资金的投入,力所能及帮助挂点联系村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白惠能)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